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守“沪”纪事】我院援沪医疗队主任医师张继承:“守沪一方” 为患者生命健康护航

发布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
字号:
+-14

  5月22日,经过50天的奋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彩3d)援沪医疗队完成了在上海的各项支援任务返回济南。在上海期间,医疗队员冲锋在前,用心守“沪”,充分展现了省立医院医务人员的优良作风,顺利完成社区采集核酸检测样本、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患者救治等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和职业精神。现将部分医疗队员在沪工作经历分享给大家。

  5月7日晚,援沪医疗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彩3d)重症医学科张继承主任医师接到山东援沪医疗队前方指挥部通知,组建一支由省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转战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张继承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召开了视频会议,根据团队人员岗位、专业、职称搭配分组,整建制接管第八人民医院一个病区。张继承担任病区主任,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伊洪莉担任护士长。

微信图片_20220526092408.jpg

  5月8日,团队赴上海八院实地考察病房环境、病房收治病种及穿脱防护服区域,做好院感防护和交接工作准备,召开线上会议进行交流及任务部署。

微信图片_20220526092409.jpg

  病区入住的新冠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还有数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恶性肿瘤等多种急慢性疾病,有些老年患者甚至常年卧床。这与方舱医院的工作截然不同,任务重、要求高。

  张继承与原病区主任交接后,带领医疗护理人员大查房,梳理患者病情、治疗措施,进行病例讨论。伊洪莉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全力配合、合理调配人力、优化工作流程保障病房安全。队员每小时巡视病区,测量生命体征、测量血糖、打胰岛素、静脉输液、抽血气等,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对长期卧床患者做好基础护理。

  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紧急情况,张继承立即协调配置了可视喉镜、气管插管、球囊面罩、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设备到位了,人员安排也不容松懈,由于来自多所医院,专业不尽相同,张继承按照每组人员由重症或者呼吸与其他专业组合的形式进行排班,既能提升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又能发挥其他专业优势,并专门安排中医专家每日查房,“一人一方”,全方位为患者服务。

  为保障患者安全,让医疗组每班人员都能动态了解科内患者尤其是重点患者病情变化,张继承开设了云ICU远程系统交班室,队员给它起名“守沪一方”。每天16点,所有医疗人员准时在“守沪一方”进行科室大交班,对重点患者进行病例讨论,制定诊疗方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病区配备电脑,值班人员实时更新上传患者信息,清洁区人员在线及时总结汇报数据,后方人员随时收取信息,专家组成员及时进行讨论,制定最优化的个体方案。

  除了病房交班,病区例会也在“守沪一方”召开,医疗队员们还通过系统和山东省内甚至全国的专家联动,真正实现了“红区”、“绿区”,线上、线下,前方、后方,省内、全国全方位联动,多维度保障患者安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每天,张继承都会带领队员们一起查房,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特别是住院时间长的患者。一位62岁的患者引起张继承的注意,患者没有基础疾病,平时身体状况也很好,但是入院近10天,经过规范抗病毒治疗还没有转阴。细心的张继承发现,患者桌旁的盒饭原封不动的放着,于是仔细询问患者饮食情况,发现这名患者非常挑食,长期的饮食不良、免疫力降低造成了病情迁延。而病情迁延也造成了患者极度焦虑,对治疗有了抗拒情绪,整日卧床蒙面,脾气暴躁。面对这样的患者,沟通交流起来有困难,但张继承没有失去耐心,细致、慢条斯理跟患者聊天。慢慢地,这位患者语气缓和了下来,开始主动跟张继承交流。张继承得知患者肠道功能不好,对牛奶、肉类等很多食物敏感,容易腹泻,即便是输营养液也腹泻严重,但患者对酸奶耐受。张继承立即向医疗队汇报,经医疗队领导多方努力,与院方多方协调,患者如愿以偿喝到了酸奶,病情很快恢复。这个“冷若冰霜”的患者在出院时热泪盈眶地握住了张继承的手,连连感谢,感谢山东医疗队,感谢“救命之恩”,执意记下了张继承的工作单位,要制作锦旗送给“最可爱的人”……

微信图片_20220526092412.jpg

  在医疗团队精湛技术治疗下,在护理团队精心照顾下,患者转危为安,出院患者越来越多,在院人数快速减少。5月20日,医疗队圆满完成病区救治任务,整建制从定点医院撤离。